门,掌执兵宿卫,因皇帝微行,以之“期诸殿门”故称。平帝时更名虎贲,“若虎贲兽”,言其勇猛、战斗力十分强。羽林,初名“建章营骑”,以警卫建章宫得名,后改为羽林,取其“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
期门、羽林皆属光禄勋。然二者的始设时间,乃有先后之别。
“羽林”的创设时间,文献记载一致。
“羽林掌送从,次期门,武帝太初元年初置。”
“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这两处材料,都记羽林初置于太初元年,这是很明确的。
但“期门”始设于何时?文献记载却存异说。或云它在文帝之时已有;或曰它始置于武帝初年。
称文帝之时已有“期门”者,见于应劭的《风俗通义》所载,刘向对成帝曰:
“文帝时政颇遗失……又为微行,数幸通家。文帝代服衣,袭毡帽,骑骏马,从侍中、近臣、常侍、期门、武骑猎渐台下,驰射狐兔。《太平御览》卷八八从《风俗通义》之说。
同样认为汉文帝时期已有期门的建置。窃疑上述引文中的“文帝”,当为“武帝”之误。
因为据所示,作为特有含义的“期门”,并非始于文帝之时;“渐台”,见《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