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溯流文艺时代 > 正文 第三五五章 调子起得有些高(第二更)
作的好处还有一点,就是无需赘述,自能表现地方人物特点。譬如我们在《人群》中,只要见到有谁用你或者您,自然就知道这个人不是上沪人。当然,这一点在很多中也能看到。”
    “程老说得没错。”沈昌河接过话茬,“而且,如果仅仅是保留地方词汇,并不能显示出《人群》语言策略的高明之处,其区别并超越以往方言的核心特色是让沪语在口头语转化为书面语时实现了音与意的兼容。”
    李钦跟着说道,“是的,《人群》不仅仅在语言的运用上集合了古与今,而且在内容上也集合了古典于先锋于一身……”
    一旁的于东从头到尾没说过一句话,其实他写这部的时候并没有想这么多……也不能这么说,他写的时候也想了很多,但是不会像沈昌河他们想这些比较学术性的东西。
    比如沈昌河说《人群》让沪语在口头语转化为书面语时实现了音与意的兼容,于东也想了,但是他想的就是保留沪语的特点,然后让非吴语区的人也能够看懂。
    而且他凭自己也做不到,很多时候都要靠程砚秋帮忙。
    但是这样的学术研究会,于东是理解并且熟悉的,因为他自己之前就参与过很多次,只不过像今天这样有分量的还是第一次。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