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东西更含蓄些。这点倒是符合王昭君的故事,大家熟悉的程度并没那么高,除了知道她是作为和亲的外,具体的细节,就只能靠想象了。
其中的音乐风格也是多变的,余晓霞本人对此评价特别高,她说“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可不是奉承秦放歌的,而是真切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在她过往的音乐练习岁月中,除了秦放歌外,可没人专门给她写曲子的,她也还没到那样的水准。至于个人魅力嘛,余晓霞自己都不觉得有多大,她只是一个普通的音乐生而已,长相一般,身材也普通,甚至是音乐天赋才华,也不见得比同在音乐学院的其他三弦学生高出太多。
余晓霞觉得自己特别幸运,遇到了秦放歌这样的奇葩,就像是三弦这件乐器一样。在中国古代音乐历史中,三弦这件由华夏人民创造的富有特色的乐器,是正宗的中华明,并不像二胡琵琶等乐器,是从外面传进来的,也一直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余晓霞这样的民乐系学生,必须要修的课程就是中国古代音乐史。纵观古代音乐发展史,弦索是弦乐器的总称。明清以来各人所说的弦索所指之乐器各不相同,但多认为名为弦索的乐器是指三弦。而在弦索发展的同时,作为其主奏乐器的三弦也形成了自己的演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