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三千斤,换算成贡献点不过是13点,但丁鹏还是非常兴奋,这代表着自己的资源地开始源源不绝地提供点数,开始虽少,但细水长流,可以持续供给。
按照王天福开采铁矿时的产量估算,铁矿一个月大概能产出铁石20万斤,理论可炼生铁两万多斤,抛开过程中的损耗,以及各个环节的开支,最终可得生铁两万余斤。
两万斤就是将近100点贡献,这个数字还不能让丁鹏满意。
和洪六详谈后,丁鹏获悉制约铁矿产量的主要因素是运输问题,尤其是从井口到大路的运输。
丁鹏连续多日到现场,实际观察情况,发现铁矿的地形比较复杂,这个铁矿正好处在海拔较低的山谷中,两边悬崖峭壁,不易通行,铁石从井下运出后,需要矿工以人力背负,走一条在峭壁中开凿的狭窄小路,一直通往峭壁之上的山道。
按洪六的说法,雇佣的矿工倒有大半人力用在了这一段路程的运输上,极大地制约了铁矿的产量。
洪六建议可在谷中建造高炉,用于炼铁,这样铁石不用出谷,直接就在谷中炼成生铁,一是节约人力,二是长时间看可节约成本。
丁鹏咨询了几个专业人士后,否决了这个建议,不是建议不好,而是他没有钱。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