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一年六月二日,《黎民日报》以《一座不要国家投资的工厂》为题,对埠头市的“沙发街”进行了专题报道。一时之间,埠头市的“沙发街”在全国成了推广的样板儿。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是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埠头“透笼家具”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品牌。不仅使返城知青看到了希望,缓解了就业压力,也带动了全省家具制造业整体的发展和壮大。在当时,到透笼买家具可是相当时髦的消费。透笼家具除了畅销省内各地,燕京、吉林、辽宁、河北等外省市也有大量用户前来选购。有自用的,有往回倒卖的。还有外地一些家具作坊,来透笼买配套小件和原材料半成品的,整个浪儿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见战智湛耐心地听梁子讲故事,鑫子就壮着胆子,接过梁子的话,愤愤不平的说道:“哼!在话剧院那旮沓我们带简易扶手的‘火箭式’和‘捷克式’沙发卖得贼拉火,谁愿意搬呀。可是,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搬就搬吧。可是……可是搬到透笼街,唉……都是我们命不好!”
说到这里,鑫子吞吞吐吐,“猪大肠”狠了狠心,说道:“八爷,我说一句话你这个可不行急眼呀。”
见战智湛微笑着点头,“猪大肠”壮着胆子接着说道:“搬到透笼街头一天,太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