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视线,从而给他们制造一种“我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画面”的错觉。
就像是在一些2D横版过关的多人游戏中,很多人经常会搞错自己的角色,就是因为自己按下“跳跃”键的时候,恰好另一名玩家的角色也按下了“跳跃”键,玩家就会误以为另一个角色才是自己。
又比如在一些沉浸感很强的视频或游戏录像中,里面角色正在憋气潜水,屏幕前的观众也会下意识地屏息,这时候会有弹幕提示:“友情提示:屏幕前的你可以呼吸。”
这都是通过画面的假象制造沉浸感、并影响观众行为的例子。
此时舞台上的效果也与之类似。
比如,在主角弹钢琴的场景中,周雨萍会在恰当的时机先给一个提示:“接下来要到曲子的高潮部分了,注意你的右手!”
此时,观众们会下意识地向舞台中右手的方向看去,而舞台上的全息投影画面也会自动地向右手方向偏转。
又或者周雨萍会说:“注意姿势,身体坐直!”
观众们会下意识地微微抬头,而舞台上的视角也会随之发生轻微的调整。
在画画时,观众们的视线也会受到引导,从远处的素材上移动到画布上,从而绘制出具体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