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带语文课的老师乃是民国时期教过私塾的先生,叫孔宗儒,戴着一副深度眼镜,看上去很有学究味。
他是一个很有良知的老师,见学生劳动课多,耽误了学业,就在当时的小学破天荒开夜课,在教室里上课无所谓,有汽灯照明,恍若白昼。
可是下课了外面伸手不见五指,许多家里条件稍好的同学都备有手电筒,叶显达就备有一支,和叶武富关系好,经常在晚上散学时,用手电筒照着送他到家门口,又再走一段路回到自己家里去。
叶武富吵着要爷爷奶奶买一支手电筒给他,可是家里穷未能遂愿,因为买一支手电筒的钱可以买几包盐吃上大半年。
爷爷却有办法,从山上采些带有松脂香的松木,切成条状,给叶武富,并示范性地点燃,其光泽比蜡烛的效果还好。
爷爷给孙子一盒火柴和一匝松木条,对他说,武富,你晚上上课散学后,天黑不看见就把松木条点燃,从学校走回家才几畈路,松木条的火都不会灭。
让我点着试试。叶武富擦亮一根火柴,果然把松木条点燃了。他一阵高兴,感觉经常让叶显达在夜里送他,也不太好意思,不如使用自己的照明工具硬气而自主些。
正自个儿满足,叶武富来了尿意,从过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