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母愈发觉得把小儿子送过来,真是个明智的决定,既能有人指点彦儿的功课,又能培养小两口的感情。明年年底,儿媳妇嫁过去,后年她就能抱上个大胖孙子——真好!
彭母和黄氏坐在一起,大嫂坐于两人的下首。这一对亲家,年岁差得不少,彭禹彦的大嫂还比黄氏大两岁呢!不同年龄层的三人,坐在一起,聊得可热闹了。
听到黄氏说起当晚惊魂的一夜,婆媳俩心惊肉跳的。十里沟人总共加起来不到两百人,匪军一下子来了五百。林家二姑娘胆儿真大,带着一个文弱的小书生,连夜去中州驻军去请援兵。婆媳俩不禁有些后怕:如果不是守军来得及时,她们恐怕就见不到彦儿了……
万幸!十里沟的确经历了匪患,但有惊无险,没有任何伤亡,损失也不大,甚至还帮朝廷军队立了大功。
十里沟人走出去可骄傲了,走到哪吹到哪,尤其是长期住码头的刘歪子,说起来头头是道,好像他亲身经历过似的。
刘歪子和刘二癞,恨不得自己当时就在村里,跟大家一起经历那惊心动魄的一夜。就连村里人身上的伤疤,也成了一种不畏叛军、共同抗匪的勋章!
“发救济粮喽!仁安镇发救济粮喽!”在镇上卖木炭的老村长家的几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