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机制过渡的失败率越来越高了。”
“过渡失败的成因很复杂。”
“社会竞争压力过大,导致内啡肽的获取成本越来越高是一个;还有就是原生家庭提供的多巴胺过于匮乏,一个人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他连多巴胺都没尝够,又怎么会有动力去追求内啡肽呢?!再有就是人的性格原因,一个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也不容易得到内啡肽。”
“最后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咱们这代人大多娇生惯养,意志力普遍薄弱,根本坚持不到内啡肽的到来就已经放弃了。从这个角度看老祖宗说的吃苦要趁早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而一旦过渡失败,人就会退回到多巴胺的快乐机制里,但是对成年人来说,这个机制是有风险的。”
“如果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很空虚,现实生活又因为不如意而得不到内啡肽的刺激,那就只能向多巴胺要快乐了,风险性低一些的就是美食、游戏、网络、烟、酒,要是这些刺激都觉得不够,那就只能向黄赌毒要快乐了,这个就相当危险了。”
“而又因为多巴胺本身是一种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激素,一旦多巴胺成为获取快乐的唯一来源,为了感受快乐,就必须不断地重复同一行为,一旦对多巴胺形成依赖,这时就极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