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额10亿级的辅酶Q10是一个小项目,并没有得到多少生物制品公司的重视。那些重资产的公司,最重视的还是止痛药品,心血管药品,抗癌药品等年销售额数百亿的市场。
而在辅酶Q10这个市场,最大的日本公司也不过100多号人,几名研究员而已。
如果说在动物提取法方面,日系公司还有积累,植物提取法方面,日本公司最多也就是拿到了准入卡而已,他们的技术专利,不仅不能阻止杨锐的技术侵蚀,甚至隐隐要被杨锐的技术壁垒给隔绝开来。
当然,捷利康就更外行了,虽然在全球市场上,捷利康也是排名前20的跨国药企,但就特定的辅酶Q10的植物提取法方面,捷利康还达不到日系公司的水平。
日本国内,可是允许辅酶Q10当药品来贩卖,欧美只给了辅酶Q10的保健药资格,双方的投入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正因为如此,捷利康最初的竞争方案,其实是开发更先进的微生物提取法,或者化学合成法,彻底抛开植物提取法和半合成法,自然也就避开了重重的技术壁垒。
但是,崭新崭新的技术,哪里有那么好开发的,到开发出来,更不知道会用到哪些旧技术……
相比之下,讨好杨锐,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