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阵阵反对声中也有一些微弱的声音表示可以谈。
杨磊等了大概两三分钟,等争论声小了一点,这才点头:“可以,我大概知道你们的意思了,那接下来就是第五个问题,如果确保你们的月收入不低于行业标准的百分之一百二,你们可以放弃接私活儿吗?”
“百分之一百二?”
“就是以前赚一万,现在赚一万二的意思,听起来似乎……”
“这个标准谁来定?”
“什么叫行业标准的百分之一百二?”
“照这么说,我们坐着什么都不干也能拿到钱?”
“你们当老板的舍得?”
这次的反应没有刚才那么强烈,但疑惑更重。
因为他们还从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情。
而且行业标准什么的也不好界定。
不少工人就直接问到了关键点上,只是没有人愿意给出一个直接的回答。
这也正常,面对不了解但又事关自己利益的东西时,绝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狐疑外加回避,这是人的本能反应,很正常。
但也说明聪明人是真不少,哪怕是没什么文化的民工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反应很敏锐,也能一针见血地找到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