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有价值的?
有些自命小而美的网络社区,开始模仿和学习冯见雄,盯上了定制化的内容付费。
比如,有个叫“逼乎”的网站,打了不少苦情牌,似乎它家才是为国人的知识付费摇旗呐喊的先锋,不支持它就不是中国人、没有良心。
然而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雄哥早在2014年,就陆续开始试点各种知识服务内容的付费和个性化定制了。
“得到”上,不仅有高大松、罗胖子、宋红兵以及其他一票自学者的脱口秀,还笼络了无数口才还行、同时知道如何“说人话”、把内容打磨得亲民的资深名校教授。
这些人一开始拿着“得到”的补贴,按买断制供稿,为冯见雄的用户提供了按需推荐的知识服务。渐渐地,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冯见雄开始让虞美琴走内容直接付费订阅模式。
某个讲经济学的北大教授,本来写一辈子书都卖不出去几万册,结果因为是第一批选择投靠冯见雄的严肃学者,结果撞了运,其讲座的电子版足足卖出去了100万份,个人分账上亿。
那些象牙塔里自命不凡的学阀都坐不住了。他们眼看着这个时代越来越平等,吊丝越来越不买“砖家叫兽”的账。再按照原先的轨迹混下去,只怕一辈子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