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的处理着卤汁用料。
果然,那碗文思豆腐一端上去,李举人便皱起了眉头。
“这是汤?”李举人的表情明显有些不悦。
他觉得厨艺比试,不比主菜,整出一道汤来实在是不像话,有一种不务正业、不伦不类的感觉。
胡悠悠扬声答道:“这道文思豆腐也叫什锦豆腐羹,比汤要浓稠些。”
“文思豆腐?为何起这个名字?”李举人的注意力被转移了。
原本这文思豆腐之所以叫这个名字,皆因这道菜系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僧人文思和尚所创制。
清人俞樾《茶香室丛钞》:“文思字熙甫,工诗,又善为豆腐羹甜浆粥。至今效其法者,谓之文思豆腐。”
可是这个位面,没有清人俞樾,没有乾隆,更没有文思和尚。
于是,胡悠悠眼波一转,笑着答道:“这道豆腐羹里五花十色,豆腐丝、木耳丝、香菇丝、冬笋丝等在汤中飘散,随之起伏,如同灵感如泉涌,故而起名文思豆腐。”
“灵感如泉涌?”李举人的视线落在汤碗里那浮浮沉沉飘荡的豆腐丝上,略一思忖,抚掌赞叹,“妙!妙啊!今日我倒要好好尝尝这道文思豆腐!看看是否能给我灵感!来!分菜!”
李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