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很好了。毕竟在这个提笔忘字的年代,不要说毛笔书法了,就是拿铅笔写字,许多人也写得歪歪斜斜,不成形状。
当然,王观现在是拿自己的书法和眼前的书法相比,肯定是觉得人家写得好,但是要拿这个临摹本与原本比较……根本没法比较。
要知道,大观太清楼帖,那是宋代最著名的法帖,属于淳化阁帖的升级版。
两个法帖一脉相承,却也有一些差异。当年,宋太宗命大臣摹刻淳化阁帖,摹刻技艺还不够十分精良,颇有失真之处,同时在编辑方面也存在着不少学术性错误。更主要的是由于淳化阁帖是刻在枣木板上,历经百年,到了宋徽宗在位时候,刻板就毁坏了。
见到这个情形,宋徽宗就招人重修淳化阁帖。
大家都知道,事物有两面性。宋徽宗政治才能平庸,属于昏君一类,但是在艺术上能够和他比肩的皇帝却寥寥无几。
以他的艺术鉴赏力,重修的淳化阁帖,不仅在编排上改正了阁帖的错误,在摹刻上更比阁帖精细准确得多,所以得到世人的肯定,认为是宋代刻帖中的精品。
当然,重修之后的淳化阁帖,自然而然换了个名字。由于宋徽宗的年号是大观,那么刻帖就顺理成章的命名为大观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