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全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份,融歌、舞、器乐演奏为一体。全曲36段,表现了中国道教的神仙故事。
散序为前奏曲,全是自由节奏的散板,由磬、箫、筝、笛等乐器独奏或轮奏,不舞不歌;
中序又名拍序或歌头,是一个慢板的抒情乐段,中间也有由慢转快的几次变化,按乐曲节拍边歌边舞;
曲破又名舞遍,是全曲高‘潮’,以舞蹈为主,繁音急节,乐音铿锵,速度从散板到慢板再逐渐加快到急拍,结束时转慢,舞而不歌。
白居易称赞此舞的‘精’美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而更加详细的东西,秦放歌也逐一考究并挖掘出来,对他来说,这样的发现之旅,是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乐趣的过程,也让他乐此不疲。
白居易在《早发赴‘洞’庭舟中作》写道:“出郭已行十五里,唯消一曲慢霓裳。”说的是霓裳羽衣曲在民间演出的情况,我们可以推想它在宫中演出时其结构的浩大。
而在《霓裳羽衣歌(和微之)》中,更详细描述了此曲在宪宗时演出的情况,散序6遍、中序18遍、曲破12段。而前引《新唐书》卷21则称它的长度是“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