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和80年代初,香港电影在国际上,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响力还相当有限。
更需要的是学习和不断强大自己。
但时至今日,这样的规则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香港电影发展的需要了,因此改革已势在必行。
在香港电影协会成立后,协会就成为了主办单位之一。
同时开始制定改革计划。
现在卫雄手上拿着的就是经过几轮商议后,电影协会的常务理事吴思源刚刚整理出来的改革方案。
这个方案主要是改革电影节的基本规则,把非竞赛变成竞赛。
首先是设置五个独立的单元:
第一,主竞赛长片单元,电影节最主要的单元,每届参赛影片不得多于20部,必须是首次展映的新作。
第二,非竞赛单元,搜集国际上的优秀影片,每届限定为10部。
曾获得过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香港国际电影节奖项的大师级导演的新作将被优先考虑。
第三,主竞赛短片单元,每届不得多于10部,必须是首次展映的新作。
第四,经典回顾单元,不设具体数量,能否参加需视具体情况而定,目的是回顾过去的经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