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十一年前,也就是1977年,时任香港文化署署长陈达文,向市政局建议创办香港国际电影节。
把世界各地优秀的电影带给香港观众。
此建议很快就得到议员及港英政府的支持,于是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于1977年正式创立。
首届电影节属于试办性质,由市政局举办。
总共选映了三十七部影片,观众人数只有约16000人次,放映场地也只局限于香港大会堂。
作为试办,这样的成绩勉强算成功。
于是香港国际电影节由1978年起开始稳步发展,由第四届起,每年均于复活节期间举行。
创办初期的香港国际电影节规模较小,选映电影数量不多。
主要向香港输入并推介国际上著名的影片。当时的国际电影节处在一个引进期,目标很简单——
推荐好的电影。
80年代-开始,香港国际电影节改变定位。
在继续引进和介绍国际优秀电影的同时,积极向国外电影人和观众展示亚洲的电影新作。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国际电影节不设大奖,属于非竞赛性的放映活动。
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