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可以推论,流传下来的大部分顺治官窑的年代应为顺治朝晚期。”
将这个稍显普通的黄釉碗在盒子里放好,张楠又道:“顺治的官窑太少了,喜欢、了解的人不多,所以虽然罕见,但我感觉将来价格甚至还比不上康雍乾三朝的官窑瓷,这是个挺奇怪的现象。”
“恩,张哥,这个碗我才花了10块钱,比个乾隆碗还要便宜。”
这会的人也似乎看不上顺治官窑,真是奇了怪。
“下次如果还碰到顺治官窑瓷,只要不是太残破的,一样不要放过。”
“好的,张哥。”
那些大大小小的箱子里都是官窑瓷器,以清代中后期的为主,不过都非常精美,特别是观赏器的花瓶多。
“前三清”官窑终究是少数,有也卖出来的相对少,这里大部分也还是同治、光绪年的官窑瓷。
翁叶铭做事还挺牢靠,有个笔记本和另一本账本做记录,笔记本里记着“哪天买了什么东西,各什么价格。”
账本里是按照古玩不同的属性,分门别类记账。
那些盘盘碗碗都一绺一绺的,张楠只是大体看了看;观赏器倒是每个都仔细瞅了瞅,都是到代的官窑器物,虽然不是每件都能算精品,但至少没有民国仿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