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的邵氏,早已经不一样了,很有点物是人非了。
1978年的邵氏,一年出产二三十部电影,在香江本地和外埠,每部电影都能挣一两百万,一年邵氏的纯利润都有三五千万,运行非常良好。
但这样的运行良好,实际上是建立在压榨制作人员的薪水报酬的基础上的。
一般来说,除了张策、楚源、李瀚祥等几个导演之外,其余的导演和监制都是领薪水的,电影票房好了,才有1-2万块的红包。
就算是几位大导演,充其量片酬不过是5万上下,虽然有加红包,但比起许贯文他们这些导演来,却是差了不知道多少倍。
还有演员们,他们远远没有10年之后的那些电影明星那么幸福,他们的待遇可以比照tvb的电视明星们那样,除了苦比还是苦比。
一个公司里面,赚钱的只有老板,所有的员工和中高层职员都赚不到钱,特别还是在娱乐行业,你说这样的公司,怎么可能持久?
因此这两年时间里,邵氏不断的人才流失,去了嘉禾,去了新艺城,去了一些中小电影公司……反正就是不留在你邵氏。
而且时代在变化,观众们的口味也在变化。
邵氏一直维持了二三十年的电影模式,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