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皆得入眼。
这番美景,这等竹海随浪的惬意,激的少年雅兴大发,继不久前那首惊动廊桥的“月林不负”后,再有佳作。
十丈廊桥十不弯,一袭江风一仙山,昊日不闻今夜事,双林不负明月桓。
这便是燊异之前偶得的那首诗,“月林不负”是他为自己之诗起的名字。
身躯依旧随竹浪而动,少年在衣袖内一探,自氐土、箕水两峰师兄处购得的青玉文毫、灵宣纸出现掌上,他要将新作品记录下来。
视线停留在手中的纸笔上,少年神情一愣,怔怔自语。
“鸿毛亦可承泰山呐。”
下一瞬,眉眼一正,落笔写了起来。
高壅眺尽飘渺水,难觅东源处。
残阳斜照廊苑泮,极目流舟川息,待月临。
林夕双树今聚首,唯叹夜难留。
愿以玄光存此宵,倾吐无尽心弦,话鹊桥。
字尽顿笔,少年视线离散,环目四顾,再度将立身高竹,所能尽揽的这一方山水楼滤了一遍,随即视线回到灵宣纸上,于是乎,这首诗有了名字。
待月桥
月林不负待月桥,下山不过半日,燊异的个人文库中已添两篇新作。
林夕佳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