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头:“楚楚,你说得很对,这道理对汉人、苗人、天下各族人都适用。如果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连过去的历史都理顺不得,那么等待这一人、一族、一国的命运,就真的只能是毁灭一途。你这么年轻,能对人性认识得这么透彻,也真的很不容易。”
楚楚笑了笑,挥手吩咐血胆蛊婆:“你去,马上把殡仪馆那边的影像资料送过来,我和大哥研究研究。”
在楚楚面前,血胆蛊婆不敢放肆,向我们两个各行一礼,然后开门走出去。
关于“蛊”这种奇术,古今中外传闻太多,最后已经到了怪力乱神的地步。
所以,我在这里只举自己看过的有据可查的资料来解释它。
最早关于蛊的文字记载来自于殷商时期,殷墟甲骨文用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对蛊的制作过程作了,即在一个“皿”形的容器中放有多种毒虫。
之后隋书地理志中记载:“造蛊,其法以五月五日聚百种虫,大者至蛇,小者至虱,合置器中,令自相啖,余一种存者留之,蛇则曰蛇蛊,虱则曰虱蛊,行以杀人,因食入人腹内,食其五脏,死则其产移入蛊主之家。
李时珍集毕生精力所著本草纲目“虫四部”集解引唐代的陈藏器原话记载:取百虫入瓮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