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挡日军进攻与史上各个失败的战争策略惊人地相似。
12月23日,日军矶谷廉介第十师团两万余人兵分两路,自齐河与济阳渡过黄河包抄济南。
24日,韩命第三集团军第十二军孙桐萱部断后,弃守济南。
26日,在黄河北岸鹊山一带的日军也自泺口渡河。
12月28日凌晨,国民政府第三集团军第十二军孙桐萱所部奉韩复榘令丢弃济南,不战南逃,旧军阀马良等人迎接日军入城,济南沦陷。
我列举这些数据的原因,是想告诉他也告诉我自己“这就是历史,这就是二战期间济南被日寇践踏的准确历史”
由这些准确的数据可以推断,灰袍男人、桑青红与日寇激战是发生在1937年的12月26日左右,即日军由泺口渡河之时。
可以想象,假如当时国军能交给高手指挥,找到真正的“地利”,而不是简单地炸毁黄河大桥,该次战役的结局是否会大不一样
黄河的确是“天险”,但这样的天险如果不能善加利用,最后只会让守卫者被困于“太阿倒持”的窘境。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彼时国军运势太背,不管如何调度,都摆脱不了大溃逃的厄运。
城破,无人得以平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