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安志说:“小吕呀,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没看错的话,这其实是明代的仿宋钧瓷,很少见,世上论述不多,文献也难觅其踪,但它的存在,特别是其仿宋的效果,那种老道精湛的技艺,确实为后世仿钧瓷树起一杆旗帜,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这像这只三足洗,完全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明代仿宋钧瓷主要集中于明中前期,这一时期的瓷器品种到宣德时可以说为明代瓷器的最佳典范,所以钧瓷能在这一时期有好的仿造效果是有其根基的。
因为仿制得好,极似宋代钧瓷,所以多被藏家视为珍品收藏。宣德时期的器物,在故宫博物院、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及英国伦敦大维德博物馆均有收藏。这一时期的器物,釉面于紫红中杂以蓝色,底内露胎泛褐色,并近似成化时期的糊米底。
连郑安志都有这么高的评价,中年人倍感惊讶,连忙问道:“郑老,怎么判断它是明仿宋钧啊”
郑安志边欣赏边侃侃而谈道:“首先,其胎土为灰、褐色,极细腻。造型模仿宋钧,有琮式瓶、玉壶春瓶、高脚盘、荷叶盖罐、荷叶大盘、鼓钉洗等。胎体坚致下坠沉重,大多属于陈设瓷。釉面平滑光亮。其紫斑红如鸡血,散杂着蓝紫纹络。施釉至足墙上际,底也施釉且底釉多含糊米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