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的记载始见于明。
孙老师道:“你说的对,但按实物来说,应该是汞齐焊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你这是高温点焊。”
薛维永反驳道:“不对吧,汞齐焊的记载很晚,我记得要到明代时期才有相关的记载。”
孙老师说:“有关的记载较晚,但其发明年代是不会太晚的。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广泛地使用了汞齐法镀锡,汞齐焊在工艺上与之相差不大。京城军都山所出青铜罄的焊料较厚,且较平整,使用浇焊或者汞齐焊都是可能的。”
“我认为,钎料也是有问题的。由于汉代关于焊的记载比较简单,但大致应该延续先前的技术发展。”
孟子涛侃侃而谈:“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则是钎焊技术发展的成熟阶段。主要体现在钎料的改进。其中晋国赵卿墓和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器所采用的钎料已经是铅锡合金了。其中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在制造时就大量使用了钎焊技术,钎料为铅锡合金。我认为到了东汉时期,钎料的变化应该不大。”
看到薛维永想反驳又找不到理由,孙老师接着说道:“好吧,咱们就不说这个焊点的事情了,来说说这铜锈。你说东西是你亲眼看到出土的,那我问你,其它出土的东西也是汉代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