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捡宝生涯 > 正文 第五百五十五章 慈善拍卖交流会(下)(3/62)
的金笄。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金银簪唐代簪头出现了各种造型,宋代簪头的变化更为多样,簪杆上还多錾刻铺号:到了明代,金银簪的制作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簪头的造型和装饰,既有人物楼、花草动物,又有极富民间色彩的吉祥物,制作工艺也更为繁复、精细,如京城西郊李伟墓出土的金凤簪等。
    明代双鸾金簪、双层蝴蝶金簪、人物花簪、火焰纹花簪、塔形金簪、玉佛金宝簪等也都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清代金银簪与明代金银簪一脉相承。
    孟子涛上台之后,发现这套饰品都体现出了明代饰品的精工细作,只见那对髮簪为凤凰形状,凤身和足处各镶有红绿宝石,凤稳立於祥云之上,意欲飞状。凤身均采用细致的累丝工艺,金丝柔曲,丝丝入扣,整体给人一种珠光宝气的富贵气概。
    金手镯共计八支,形制基本相同,造型较简,两支压有纹样,其余六只素面无纹。与其他装饰品一样,手镯作为一种首饰,一直以来受到历代爱美之人的喜爱,而贵金属金制的手镯,不仅有着审美功能,更是用户身份地位的一种标志象征。
    这对金簪与八只金手镯,工艺精湛,格调高雅,优美奢华,用工不惜工本,品相完美,是许多富贵人家向往的珍贵首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