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可没什么压力,侃侃而谈,先把先前跟大家解释的内容讲述了一遍。
“接下来,咱们再看用墨。黄宾虹用墨有七法,即浓、淡、破、泼、积、焦、宿,黄宾虹用墨结合用笔,主张墨从笔出,这与涂、抹、染出者不同。用墨效果灰暗无光,最多只能得形之似,神气不可得。而且画中的款书更是很拘谨,缺乏浓淡干湿与大小快慢等变化,显得呆滞不活泼”
宣跃山摆了摆手,打断了孟子涛的话:“我不是什么专业人士,你说的什么感觉啊,意境啊,统统都感觉不到,能不能拿出一点过硬的理由出来”
孟子涛微微一笑道:“你说的对,上述综合气息、笔情墨韵不像黄宾虹,也是赝品的证据,但够不上是铁证,因为眼睛感觉的尚有争议余地,正方说不像黄宾虹,反方说很像黄宾虹,没有标尺可以衡量。”
“因此,对综合气息、笔情墨韵有了怀疑之后,最好找出更有力的证据。而这幅画最大的破绽就是留的钤印不对”
“等等”
宣跃山又插话了:“你说的这点不可能吧,这上面的钤印我可是和真迹对过的,尺寸什么的都完全一样,怎么可能不对呢”
“印章的各项数据都对也不代表就是真迹。”
孟子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