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时,房间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被孟子涛的书法惊艳到了,好在宫本绍瑾让翻译录的视频,不然肯定拍不成。
许久之后,邹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大赞道:“全幅一气呵成,墨色乌亮沉实,行笔莹净若洗,劲力若削;春蚓萦前,秋蛇绾后;远视之势若飞动,即其近忽不知运笔之有神。”
“并且,整幅作品在劲健挺拔的笔法特点上,多了几分流畅婉润的风骨,显得峭丽而又清雅。说实在的,我除了‘敬佩’两字之外,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了。”
与邹老一样,此刻宫本绍瑾的内心,对孟子涛也只剩下深深的敬佩了,完全生不出一点气来。自己师傅的书法水平确实高超,但与孟子涛相比看似不大,实际上有着人与仙之间的差别。
另外,宫本绍瑾对孟子涛的敬佩之情,还源于王羲之。
对书法历史有过研究的人应该知道,王羲之书法在唐朝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当时来自东瀛的遣唐使、留学僧必然广求搜索王羲之及王字派系名家书迹。
王羲之书法传入东瀛后,东瀛皇室和士僧奉其为书法正宗,从奈良时代到平安初期(即公元八世纪初至九世纪末),东瀛书法完全接受以王羲之书法为中心的唐风书法影响,在东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