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住,每个月还给学生一定数额的钱粮补贴,但前提是必须通过一次入学考试。
考试题目由杨川亲自命题,考试完毕后,还要加一项面试。
至于这面试官,自然就只能由太守杨川亲自担任了。
毕竟,考试不过是一道门槛,其主要目的不过是让首阳书院的‘门槛’不至于太低,免得让那些狗大户们心生疑窦,从而坏了杨川的大事。
本来,以杨川的意思,这首阳书院就是要办成汉帝国第一所免费发福利的‘职业技术学院’,可这免费与不免费之间,却是大有讲究的。
人嘛,趋利避害是其天性。
有时候,你若不设下一道神秘而可操作的门槛,那些吃了免费午餐的人,不仅不会对你感恩戴德,反而会心生轻慢,觉得这么容易就到手的东西,能是个值钱货?
用杨川的话说,这便是人心。
就算为了首阳书院的名声,杨川也不得不狠心刷掉一大批李姓子弟,让那些家主们急得都快哭鼻子了。
自然而然的,有些人便会动心思,找门路,一心一意的就想让自家的孩子上首阳书院。
于是乎。
首阳书院的名声在陇西郡很快就起来了。
至于那些被考试和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