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陛下神武,陛下真乃千古一帝、堪比尧舜……”
崔九:“你能不能少说几句废话!”
杨川侧头,瞅着脸色阴沉的崔九笑道:“怎么,皇帝此次挑选的都是太学院的学生来大农令干事,你不满意?”
崔九自顾自的坐下,十分冷淡的说道:“你是太学院祭酒,难道不知道太学院如今什么情况?那些各地选送过来的所谓学子,哪一个不是世家子?
当初,你说要选一批百姓人的子弟来长安城读书,想为大汉培养一批真正的读书人,结果倒好,你又是忙着屯田,又是忙着去朔方郡当太守,太学院你去过几次?”
杨川忍不住笑了。
这个崔九看似阴冷,实则对眼下每一件事都很上心,尤其是对太学院废弛一事,更是显得有些不满。
可这有什么办法呢?
刘彻想要的太学院,自然是没有什么权贵、望族背景的太学院,最好是清一色的寒门子弟,唯有如此,大汉太学院才能紧紧捏在皇帝的手心里。
问题是,眼下条件不允许,不说寒门子弟有没有真才实学,光是从各地郡县衙门‘审批举荐’这一环节,就根本不可能给那些寒门活路,更别说普通的百姓人家了。
“大长门,这些学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