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令,赚足了人气,到处都在传扬着他‘礼贤下士、虚怀若谷’的贤德之名。
当然,董仲舒除外。
那老贼其实早就知晓会有这么一日,只不过,皇帝的动作太快,还不等他反应过来,生米就被炸成了爆米花。
孤掌难鸣,独木难以成林呐。
刘彻听取了董仲舒、公孙弘、桑弘羊等各方势力的建议,经过‘慎重考虑’、‘再三思量’后,决定采纳杨川提出的办学理念: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也就是说,这座大汉最高学府,不仅讲授圣人之学,同时,还开设了黄老之学、农桑稼穑之学、水利工程之学、岐黄之学……等七八个大类、三十几个小类的‘学堂’;
皇帝昭告天下,今后,大汉官吏选拔任用实行‘考察并行制’。
也就是说,在保留原有‘察举制’的同时,更会注重在太学院里选拔人才;为了彰显太学院的显赫地位,察举制选拔出来的一应官吏,还须在太学院学习一年到三年不等。
刘彻的理由很简单,既然要成为汉帝国的官吏,只是读那些个圣贤文章还不行,起码还要学习一些农桑稼穑什么的‘技术知识’,唯有这样的官吏,在各地主政时,方能真正做到劝农课桑、造福一方。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