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去年一年的实战,他们几人负责的‘屯田’上,无论是农业、水利还是养殖技术,都有了很大变化,不再如刚开始那般乱成一锅粥。
杨川筹建起来的几支专业队伍,终于能够派上用场了。
基建队的专门负责搞建设,修桥补路,水利设施,修筑军寨、阁楼等‘工程’,基本都可以拿下了。
而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却还是农垦大队,如今已然成为杨川手里的一张‘王牌’——
这一千多号人的队伍,无论从种子的筛选,到农具的研发、推广和修理,乃至组织春耕、春播和秋收,如今可都是十分专业的。
用杨川自己的话说,专业的事,就该让专业的人去做。
三十万亩土地的耕种,如今采用的耕作方式,基本都是‘大兵团作战+各责任田精耕细作’的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了各类农业人才。
对于杨川的种田模式,霍去病、曹襄等人不明就里,反正就是看着过瘾、舒坦,就、挺激动人心呢。
你想想啊,广袤的田野上,一千多号人分成十多个耕田队,所有的人和牲口实行三班倒,一日一夜即可深耕三五千亩。
然后,浩浩荡荡的奔赴下一块‘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