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
但在朝堂上……好吧,其实他已然成了大人物。
尤其是在‘太学院’筹建初期,即便是一件没有钱粮的苦差事,可是,一旦建成,那可是汉帝国炙手可热的‘肥差’之一。
公孙弘、桑弘羊、儿宽等老贼清楚的很,皇帝之所以同意董仲舒的建言,大张旗鼓的筹建太学院,无非是想变‘察举制’为‘考官制’,以削弱豪门大家对朝堂的把控和影响。
此事,在刚刚登基的那几年,刘彻就曾动过念头,结果,在王太后、馆陶大长公主、丞相田蚡、太尉窦婴等人的干涉下,不了了之。
如今,皇帝长大了。
有些事情,已经失去了控制,正值壮年的刘彻犹如一座大山,压得群臣都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与其直接头铁与皇帝对着干,那么,还不如顺着皇帝的意思来,将太学院这个‘培养官吏’的地方掌控在手,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也就是说,今后,谁掌管了太学院,谁就能控制汉帝国官吏的来源,等若是将丞相府的人事权夺走了一大半!
如此想想,谁不上头?
所以啊,就连平日间看上去淡然自若、仙风道骨的‘道门中人’,也不得不卷起袖管,纷纷下场,与董仲舒等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