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孩纸谁会去泡录像厅呢?再加上录像厅的消费很贵,普通老百姓也舍不得那几个钱。所以整个社会对海外影视剧几乎一无所知,但又特别的渴望去了解。
国内观众最早看的就是兄弟国家的电影。当时就有句顺口熘——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笑哭)
说实话,真的还不如国内电影质量高呢。也就是特殊背景下,国内观众没有新电影可看,也只能捏着鼻子看这些了。
然而等到改革开放以后,陆续进来了一些海外译制片,屡屡造成巨大轰动。像印度电影《流浪者》,本子电影《追捕》、《人证》等等。
不过说实话,就算这些引起轰动的海外译制片,其实根本算不上欧美发达国家的一线大片。
其实无论是好来坞,还是香港,他们都哭着喊着想要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可就是一个卖拷贝的发行制度阻挡住了一切。
卖到顶天,无非卖出去500多个拷贝,也就是500多万!其中的400万还要支付给冲印厂的拷贝制作费?
到最后,国内的老百姓特别想要看海外译制片,但他们根本就看不到。
当然,在这里,赵超小两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