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底不禁由衷的赞道:“专业人士就是不一样!相比之下,潘龙和方来福做的那些准备,连业余都算不上。”
    又过了会,几组人碰头商议了一阵子,又在纸上写写算算过了一阵子,荷香便亲手给方兴送来一纸画卷。其上记载和绘画的,正是营地建设和管理的方案。方兴审视一番,便大笔一挥——‘通行’!然而,随后琴韵又郑重其事的,亲手为方兴送上文稿一卷。
    一卷文稿,约有半尺厚,方兴翻开一看,皆是清雅端秀小文,隽逸中带着不凡英气的。笔力遒劲,字字似曾相识,方兴曾经在那张亲笔信中见过类似的字迹,也曾在那七十万斤寒铁矿的签单上见过——这正是苏瑾亲笔手书的字迹。
    方兴细看文稿中的内容,其中并无半点春花秋月,也没有什么问安礼仪之文,有的只是寒山寺周边流民的数量、流民中族群情况、流民生活的现状;以及从寒山寺出发,到寒山集市哪条道路最安全、走哪条道路的路途最短;每隔多少里该设立一处休息处、每隔多少里该设立一处伙食点、每隔多少里又该设立一处医疗站;供给一万多人需要多少药物、需要多少粮食、需要多少洁净的水、需要多少人马护卫等等……
    从寒山寺到营地、从营地到寒山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