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地理缺陷,也造成了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董仲舒又提及军事上的利弊:
“要保证军事,需大量粮草的运输,沟通南北水运,开凿河渠对军事行动,有诸多利好。”
“历代都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筑人工运河、灌溉农田的举措。春秋时吴王夫差为进攻齐国,运兵运粮,开凿运河邗沟。”
“从春秋到大汉,历代开凿的河道,分布遍及大半个国境。
这些人工河渠,与天然河流连接起来,可以让河道更通达,减少水患,增良田万顷。
原有这些四通八达的水道,为我的构想,奠定了基础。”
董仲舒做最后总结:“我想将若干自然河或旧沟,连成一气,在我大汉境内,开一条串联南北的大河。”
霍去病非常震惊,迅速琢磨了一下董仲舒的打算。
这老夫子是想把黄河、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沿线的旧渠连起来,没有的渠道,则开渠建造,形成一条大运河。
其好处就不必说了,经济,军事,消灾减患等等。
从长远看,利在千秋。
董仲舒说的这条路线,几乎涵盖了后世隋唐大运河的大部分路线。
以洛阳为中心,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