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依附水系发达之地来衍生,发展。
世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无一例外都是依河而兴。
黄河、长江这两条大河,是哺育汉民族的母亲河。
但蕴育文明的同时,令人毛骨悚然的洪水和干旱,从历史的开端就困扰着沿河的民族。
商周,甚至更早的上古时期,汉人在享受河流赐予的沃土与灌溉之利的同时,就开始和各种水旱灾异作斗争。
大禹治水,妇孺皆知。
春秋时,吴王夫差下令开凿连接长江和淮水的运河邗沟。
虽然当时并未完全竣工,但极大的方便了吴越人民同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战国,秦之李冰父子主持修葺的都江堰,沿用到后世千年。
还有郑国渠、沟通长江与珠江的灵渠,并称为秦时三大水利工程。
武帝时期,历史上曾有过一次巨大的水患。
当时黄河瓠子决口,洪水向东南灌满了巨野泽,入泗水、淮水,波及十六郡,半壁汉境招灾。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亲临,指挥堵口。
适时武帝已年近五十,发卒数万塞瓠子河缺堤,令群臣皆负薪,上至将军官吏,下至军士民夫,人人参加抗洪,才最终堵住了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