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圈儿的燃烧者们,也让教团这边多多少少有些排斥。
坦白说,论平均素质,他们拉出来的教众,就算也是精英,比起那些燃烧者们,真的是差了一截的。
准备的队伍一时半会儿拉不出去,那就学习吧,听一下蒙冲传达的精神,开展研究讨论;也参照罗南即时的直播授课,查漏补缺。
问题是,大伙儿聚在一起,七嘴八舌这么一说,争执随之而起。
究竟怎么完成罗南先生交办的任务呢?
极度暴躁的大家伙?
毁灭一切的破坏欲本能?
极度饥渴的燃烧感?
这些描述,固然都带着更具体的指导性建议,有一些构形上的参考,却终究没有标准答案的。
每个人都有自家擅长的领域,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些,又随着罗南后续一系列的“展示性实验”,被诱发出更多的新思路……
至少也要往罗南先生的思路上靠啊。
那么,属于那个“大家伙”的生命基质该怎么表达?
参与者要如何协作组合?
教团没有“格式化领域”,用“血魂寺”代替可不可以,又该怎么代替?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