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是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后面这些河鲜要做得好吃,油要多,什么小米辣,豆瓣,生抽,老抽,料酒,鸡精,胡椒,五香粉之类肯定不能少。
    这些调料......咳咳,这些穷人能有吗?
    他们做鱼的方法要么就是水煮放盐,要么就是蒸放盐,拿油煎放盐那是待客的做法!
    所以,鳝鱼泥鳅之类的玩意儿,当时除非是逼急的,真心没人吃的,想想这玩意儿水煮以后放盐的味道吧。
    还有一点很重要,当时物流并不发达,就算是鱼打上来了,买家也是个大问题!
    你说在周围的村子附近卖,一个个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呵呵,要吃鱼人家不会自己去湖里面抓吗?就算是有人肯出钱,那也肯定是低到发指。
    最近的县城之类的,走路至少都是三四个小时,等你把鱼带过去卖的话,十之八九鱼都死了。
    所以当时专门有鱼贩子置办了那种特殊的运鱼船,船只的底舱当中专门分隔了一个活水舱出来,这玩意儿的舱底就只有一张藤蔓的网,鱼儿在里面随时都能与外界的河水进行交互,所以能将活鱼运送到邻河的县城当中去。
    因此,当时老头子连续起了两网都有收获之后,想的就是再来一网,不过他这一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