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脑袋搬家的时候,当下只得俯首下拜,感谢恩典。
他这一拜,梁山诸将的心立即凉透。
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只能夹起尾巴做人,再也不能携众违逆耿安国。
黄远岱满意地转过身,看向梁山诸将,又掏出一份公文,当众举起:“黄某来时,朝廷已经委任黄某为义成军监军。
“眼下是非常之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大战在即,倘若有不遵军令者,休怪黄某军法从事,下手无情。
“我大晋赏罚分明,但有立功者,朝廷亦不吝赏赐,诸位昔日都是国战功臣,还望好自为之。”
出乎耿安国意料,最先站出来表明态度,拥护朝廷的不是他信任的青年将领,而是四旬男子。
这人动作迅捷,当场便离开座位在黄远岱身前拜倒,大声表明建功立业的决心,表示绝对遵从军帅与监军的指令。
青年将领被抢了先,心里虽然不快,但也没有介意,紧跟着表明态度。有了他两人开头,梁山诸将只得跟从。
不从也不行。
大势已定。
黄远岱回到座位上,示意耿安国继续主持这场议事。
若不是大战马上就要开始,得考虑梁山众将士的军心,再加上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