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想,而是斗不过。
太平时节,官吏掌握着绝对权力,君王对国家有绝对掌控力,不容挑衅,不容忤逆。
有冤屈,官吏、君王为你主持公道,那就有公道;官吏、君王不给你公道,那即便是赵氏,也只能跟冯三、冯牛儿等人一样的处境和下场。
不服的平民,不服的臣子,奋起反抗的唯一下场,就是身首异处,家破人亡,并被扣上暴民罪徒,乱臣贼子的帽子,被世人唾弃,在史书上留下骂名。
既然斗不过,那就只能忍辱偷生。
毕竟大家都要活着。
除了皇帝,谁活着,还能不受气呢?
民在官面前卑颜屈膝,臣在君面前蝇营狗苟。
皇帝要收军权,时势如此,赵氏识相就范就行了,万不能失去圣心。
也即,就算皇帝对不起赵氏,赵氏也得巴结讨好皇帝,做一条忠犬,做一条好狗,保住自己第一狗腿的地位。
赵氏是臣,居于人下,这是生存之道。赵氏能追求的,就是做众臣之首,可以在天下臣民面前,耀武扬威颐指气使,享受人臣的最大尊荣。
以上这些,是赵辛的核心意思。
赵宁明白他的意思。
但赵宁不以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