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正文 第316章 坎城电影节
由各国、地区电影的相关部门挑选年度佳作送审参赛。
    到吉尔斯·雅各布接手之后,他大胆做出了改编,将戛纳电影节的选片方式改为了自主选择影片。
    但随着选片方式的改变,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
    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电影都可以报名戛纳电影节,筛选合格的电影入围电影节的幕后选片团队却人数稀少。
    如此一来,人数稀少的幕后选片团队变得独揽大权,入围这件事就显得格外随性,这也是杨梦会留在法国的原因。
    国内的电影最早参加戛纳电影节可以追溯到1960年李翰祥导演执导的《倩女幽魂》,这部电影入围了主竞赛单元,但可惜并未获得大奖。
    之后的1962年,李翰祥执导的《杨贵妃》获得了室内彩色电影摄制技术奖,这只是个技术奖项,但实现了华语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零的突破。71年,胡金铨导演的《侠女》同样获得这项荣誉。
    到了192年,严顺开主演的《阿Q正传》入选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提名金棕榈大奖,可惜还是没有得奖。
    《情人》能够参加戛纳电影节当然是一件好事,哪怕没有获奖,只要占据了媒体的版面,对于电影的宣传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