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了。
文彦博微微皱眉:“郎君所言,是否有些危言耸听了?”这就是中性笔的作用,没有中性笔,文彦博用词必定更加不留情面,甚至,文彦博都不太可能跟赵时交流,赵时点点头:“确实,毕竟我到现在都只是猜测,说不得这俩件事很可能就是巧合,是全然无关的俩件事。”
而且,
如果赵时猜测成真,那,监察司谏虽然完全算不上大官,但是,能让这样的京官心甘情愿的冒头,主动被弃,那作为谋后之人的身份,便几乎百分之百会触及到相公这一层级,哪怕是处于这一方面的原因,文彦博也不得不在赵时无充足证据前,给与否定。
否则,
人心惶惶,朝廷大事如何处置?
赵时很理解,所以便只是有人问起,简单的扯上俩句,然后便提出了道别,文彦博犹豫了一下,开口道:“郎君虽聪慧仁义,却毕竟年幼,我等明日小朝,便会上奏为郎君择三五良师,望郎君,早做安排。”
这便,
又是中性笔的好处了。
哪怕谁都知道,一支中性笔绝不可能让一位牵扯极深,家族,自身,都有利益立场的相公倒戈,但是,立场归立场,立场之外,相互坦诚些,友好些,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