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签署了一份改善居民住房的文件,通过主动补贴的方式鼓励当地居民将那些手工搭建的独栋小木屋,改成了混凝土结构为主的三层楼小洋房。
这一方面自然是为了薯条港的市容,一方面则是为了预防海啸和地震,毕竟原来的木头房子只能将就着用用,不过更多的还是为了提振当地经济,放长线钓大鱼。
毕竟只有当那些幸存者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才能把用不上的楼层租出去,或者用沿街的一层做点小买卖什么的。
对于地广人稀的薯条港来说,土地可以说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了。
发生变化的不只是当地幸存者的家,同样变化巨大的还有他们家门前的路。
原本那些一到雨天便泥泞不堪的泥巴路,如今也全都替换成了干净整洁的水泥路。
说到这水泥路,也是颇有一番讲究。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百越海峡的道路维护成本相当高昂,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适合套用曙光城的办法来建造聚居地的。
不过就在不久前,联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根据对在当地采集到的生物样本以及清泉市母巢的研究,研发出了一种名为“活性水泥”的生物质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奇特的自修复属性,能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