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粮食,统一对外售出,并且取消农业税,但是对于田亩少的民户,的确是享受不到工业化发展的福利。
“随着工业化的反哺,农业产量节节升高,但是粮食价格却不会增加。”
朱高炽给出了杨士奇答案。
“提高民户的收入,要么加入工业,要么增加田地面积,如果想要靠二三十亩地追赶上工业化工人的生活水平,是绝对不能够的。”
现实很残酷,可事实就是事实。
美国农场主平均两千亩以上的耕地,人均收入为十二万以上美元一年。
而美国中产家庭人均收入为七万美元。
这就是现实。
工业化商品的产量高,利润高,人均工资涨幅快。
而农业收入水平想要追赶上,必须提高人均耕种面积,这即是自然道理。
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人均十亩地可以满足人的肚子需求。
但是在工业社会中,面对无数的商品而无法购买,只能过上填饱肚子的生活,就显得很贫瘠了。
在工人们一年六七万,七八万的收入下。
十几二十亩田的农民,年收入三万上下,显得很无力,只能通过农民工的方式,增加家庭收入。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