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完后,朱棣语气感慨:“你生于富贵之家,不懂种地的艰辛,种田是重体力活,伤残的士兵失去了劳动力,在人们眼中就是吃闲饭,一两年还好,时间长了就容易受到苛待。”
“把犯了事的人充军,当做刑罚,岂不是告诉百姓们,军士的地位低下吗?”朱高炽指出了不足。
朱棣忍不住笑了两声,“发配边疆充军,充当死兵而已,如何与正经士兵相提并论。”
“可是儿子听说不少普通百姓,不愿意嫁女给军户,畏惧被军户牵连。”
根据朱高炽所知,到了朱棣时期,此风已然遍布全国,的确是不小的隐患。
“那是百姓们怕死,才不愿意当兵而已。”朱棣脸上露出了不满。
朱棣的说法,倒是让朱高炽恍然大悟,朱棣说的的确有点道理,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打仗会死人的,比起能获得的奖赏,风险与利益无法吸引到百姓们的欲望。
根子还是出于人性上面。
按照朱棣的说法,是否大明越是国泰民安,民间越是富裕的时候,越是没有人愿意当兵呢。
如此就很矛盾了。
大明如果穷困不已,反而会让一无所有的百姓愿意当兵,而大明富裕了,倒是催生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