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富贵:?
什么东西?
自己是看了几个月直播看得跟不上时代了?
汪杏花对电话内容不感兴趣,去楼下要了一桶白米饭,用肘子的酱汁拌饭吃。
汪平修的汇报持续了半个小时。
期间江祺边吃边听,偶尔看看汪平修通过微信发来的图片。
汪平修从一开始,就盯上了消费力不算太高,在互联网上几乎没有声音,但是群体极为庞大的中老年人群体。
汪杏花在宣传《采桑女》的时候,采用的是传统思路。
《采桑女》注定不会大爆不会卖座也不怎么可能会出圈,那就走口碑路线,找一群专业人士站台,在一片好评中成为评分很高,但票房很烂的文艺片。
这个思路其实没毛病,但汪平修觉得不行。
汪平修觉得口碑有个屁用,能赚钱才是正道理。
汪平修并没有觉得《采桑女》曲高和寡到了没有观众的地步,普通观众忍过前三幕也能看,过了观看门槛的观众更不用说。《采桑女》是在汪杏花所属世界历经百年依旧经久不衰的佳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汪杏花的改编虽然差了点,但剧本底子在那儿。
如果说汪杏花把95分的原剧本改成了8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