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三夫人看过大嫂的信,看二嫂的信,保定府这点事,心里都有数的。
当然了姜家老夫人,对他们夫妻的微词,姜三夫人心里也有数的。
不过他们夫妻向来不得婆婆青睐,姜三夫人已经习以为常了。只当自己愚钝就好。左右都是不讨喜的。
拉着侄女去客房,高高兴兴的安置起来,却不好安排让六娘两口子继续住在外院了,有六娘在,外院不方便。
刚好园子边上有所小院,住着新婚小夫妻刚好,姜三夫人让六娘夫妻搬去小院子暂住。
至于说六妹夫任职的事情,人家徐家有自己的门路为徐小郎君谋划,这个就不是周澜能插手的了,怕自己好心办坏事。除非人家六妹夫自己开口。
说起来,连襟两人就羡慕付探花,探花郎的才学摆在那里呢,不用费这份心。
周澜这时候就说了一句经典的,古今通用:“所以还要努力些,考得好,费心少。”
徐小郎君觉得三姐夫说的精辟,可惜那也不是努力就能达到的高度,需要悟性的,他反正已经知足了,这就是他最好的前景了。
同三姐夫说闲话:“听闻翰林,同国子监,都抢着要探花郎过去呢。”心酸的一把,也是承认,考得好,烦恼少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