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接丢掉了兔腿,找了一台电脑开始记录自己的想法。
夏秋一边吃肉一边站在陈晨身后观察。
陈晨是第一种研究路径的主导者。
虽然他学术水平跟诺贝尔奖得主没得比,但是他对这条路径上所有的分支是最熟悉的。
他一口气写出了十几种在研究过程中被放弃“岔路”。
陈晨写完后见夏秋在身后仔细看,不好意思地说道:“这些都是我研究过程中因为能力有限或者精力有限放弃的、没有继续探索的分支路径。”
夏秋点点头:“你选择了我在学术杂志上暗示你走的技术储备最丰富的路径。在正常情况下,那也是最有希望取得成功的路径。但既然那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必须考虑所有有希望的路径!你的这些想法会很有帮助!”
陈晨大受鼓舞。
当天晚上,陈晨就结合末日病毒的详细资料,一一探索十几种分支的可行性。
这些路径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研究生天马行空的想法,很多都缺乏基本的可操作性甚至还有几条路径出现了最基本的错误。
夏秋却没有因此批评陈晨,而是协助他一起研究。
在进行了三天三夜的验证后,夏秋留下了最最有希望的两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