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时,学堂之中,先生问大家日后想做,愿做个什么样的人。
有人说是为国,有人说为民,有人说为求治世学问,有人说为人世间。
那时的答案,五花八门。可现如今,为国为民,都已经算是好的了。
依稀记得,当时自己答了一句,为有个太平人间。结果先生说,可以把目光放长远,但步子要迈小些,小步快走嘛!等什么时候可以做到,进可以为国,退可以保己,再去求为人间做些什么。
后来的求学路上,乔峥笠才发现,好像这些事,都很难做到。
官场上,想要成为一股清流,很不容易,即便成了,也做不出什么事儿。
惟朝纲清白,则书生有用。
成了炼气士,说到底,还是受了天道恩惠。老鸹尚且反哺,生而为人,焉能罔顾天倾地覆?
门口传来人声,有个儒衫青年在门外作揖,久久不愿起身。
乔峥笠微微一笑,轻声道:「书生何必苦文章。」
外边儿儒衫青年直起身子,咧嘴一笑,轻声道:「那学生便提剑东方暂一游。」
乔峥笠轻声道:「去吧。」
门外读书人再次作揖,后退离去。
下山路上满是积雪,读书人挺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