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似乎在手舞足蹈、不知疲倦地动了起来。芙蓉帐暖良宵一刻,沉醉在**里的女帝和睿王的喘息声,在静夜里格外地清晰。在熙宁殿外值守的宫女子和内宦,都屏声敛气当自己是木胎泥塑的偶人。
翌日晨起,林冲凝视着梳妆镜里眼波如春水一般的扈三娘,殷勤地伺候梳妆,通发、递钗环,等扈三娘基本绾好头发了,宫女子也退了下去,俯身在她耳畔轻轻道:“不知臣能侍奉官家多少年?”
热气扑到扈三娘的耳朵里,扈三娘略转头,耳垂从林冲的唇边擦过,带得林冲心里又泛起热潮。
她放下手里的面脂,对着镜子里的林冲问道:“檀郎又想多久呢?若你始终能如这几年所为,今生可矣。”
林冲叹息,“能得官家此语,已不负今生了。臣不会改辙易张,官家尽可放心、安心。”
扈三娘转过身,双手搭到林冲的肩膀,双眼凝视着林冲郑重说道:“你知我心意,我亦知你的想法,该给你的都会有你的。剩下的就只能听由天意了。”
林冲明白这是扈三娘重提早就应允了他的话——召武松归京的事情。他庆幸扈三娘始终有着帝王的理智和坚持,由衷地在心里赞道官家果然不是普通的小娘子。剩下的听由天意,能否得嫡子嫡女,就看老